当前位置:看书日>都市言情>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第351章 前后不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351章 前后不一(2 / 2)

桓熙在弘农郡调集粮草,而周琼、毛穆之出于安全考虑,并非是走的黄河大桥,而是经由弘农,走风陵渡的浮桥。

既然顺路,留守弘农郡的周楚自然是让粮队跟着毛穆之的楚军同行。周琼在走过浮桥之后,回头望去,已经看不清对岸父亲的面容。

他摇摇头,将这份不舍抛在了脑后,提醒毛穆之道:

“下重饵,才能钓大鱼,如今我等与这支粮队同行,敌军一旦来犯,绝不会是小股部队,毛将军还需打起精神,万不得掉以轻心。”

其实,周楚也是遵照桓熙的吩咐行事。

桓熙在得知桓温派遣一万精锐步卒北上增援之后,立即授意让周楚将护卫粮队的重任交给这支楚军。

假如慕容恪有意劫粮,就必须派出重兵,毕竟桓熙忙前忙后,可不是为了吞掉敌军的小股部队。

无需周琼提醒,毛穆之自当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他此行的目的,是要在桓熙面前露脸,有所表现,让这位梁国的君主,楚国的世子能对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

“周郎且放心,只要敌军胆敢觊觎粮队,本将军必定能够配合梁公,将其歼灭,教他有来无回。”

毛穆之言之凿凿。

他们在渡过黄河以后,将要走的路线,便是桓熙进攻河东郡的路线。

由风陵渡向东,沿着中条山脉进军,沿途经过河北(今山西芮城北)、大阳(山西平陆西南)二县,再由大阳向北,翻越中条山脉抵达盐池。

虽然河北、大阳如今沦为了梁国的占领区,但是这一路上并不安全。

尤其是在翻越中条山脉以后,极有可能遭遇袭击。

事实上,李威已经带着两万骑卒在夜间出营,他们昼伏夜行,向着中条山的方向进发。

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九月十一,当信使赶到虞军大营的时候,此时营中只剩了吕婆楼还在主持军务。

“建宁公何在?天王有口信传达。”

亲信焦急地问道。

吕婆楼并未隐瞒,他认得,此人是苻坚身边的近臣。

“建宁公三天前就已经率兵出营,伏击敌军粮队去了。”

亲信闻言,心中暗骂糟糕,他对吕婆楼道:

“吕府君,还请派遣使者,让建宁公速速回营,天王有命,不得擅自出击,待天王领军南下,再作计较。”

吕婆楼瞠目结舌,他们之所以冒险伏击桓熙的粮队,是因为受到朝廷的催促,实在扛不住压力了,只得出此险招。

希望能迫使桓熙在断粮之后,无奈退兵。

如今又来一道口令,却与此前截然相反,也亏得两道命令不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否则,吕婆楼和前线将士都得被他逼疯了。

当然,苻坚的命令来得正好,吕婆楼其实也不希望冒险。

此前赞同李威出兵,只不过是苟太后催得紧,不得已而为之,如今既然苻坚让他们静待时机,那么财政上的问题,自然不需要李威与吕婆楼去考量。

“我这就派人去将建宁公给唤回来。”

事不宜迟,吕婆楼赶忙找来心腹,让他立即去往李威的藏身之地,而吕婆楼也准备亲自带上一支军队南下接应李威。

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将此事通报给慕容悖

至少从目前来说,虞国与燕国还是能够互相信任的盟友。

虞军有什么动向,肯定要告诉慕容恪一声。

燕军大营,慕容恪接见了吕婆楼的使者,在听到使者的转述之后,慕容恪点头道:

“你回去转告吕府君,就说孤已经知道了。”

慕容恪其实也不愿继续僵持下去,他也在积极寻找战机,可是那支粮队,直觉告诉他,摆明就是桓熙的陷阱,就算想当一场反伏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既然苻坚即将南下,又命令李威按兵不动,想必李威也不会说什么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慕容恪对封弈道:

“封太尉,看来我们得要另寻战机了,李威不久将会退回来,我军也不必再大费周章的南下。”

慕容恪其实都已经做好了利用李威钓鱼的准备。

封弈对此倒也没有别的看法,毕竟就算继续僵持下去,损耗的也是虞国的钱粮。

苻坚自己都不急,封弈又有什么好急的。

然而,众人忽略了一个关键的点,便是南下传信之人,是否能够及时阻止李威。

毛穆之护卫粮队北上,一路上,外松内紧,日行六十里,这对于一支满是辎重的军队来说,已经称得上是神速。

要知道,河套的援军带着粮草辎重,走在关西的官道上,每天也只走五十里路。

李威在得知粮队的速度之后,对同行的吕光说道:

“粮队如此速度,定是桓熙即将断粮,故而催促得紧。”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