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都市言情>帝台娇色> 第6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61节(1 / 2)

<dt class="tp"></dt>

<dt class="kw"></dt>

<dt class="rd"></dt>

可动作难免牵动什么,他僵了一下,回头望去,明黄色和素白的衣衫混在一起,凌乱地纠缠着,从床角一直拖曳到地上。

窗外冷风过境,吹乱了墙角的几株红梅。

落英点点,洁白的雪地里绽开了几朵殷红。好似又吐出了一抔春水,他收了手,指尖掌心都是水汪汪的。

晨起时天光还未大亮,舒梵一摸,身边已经没了李玄胤的身影,便知道他已经去上朝了。

她动了动酸痛的腿,唤来阿弥替她打水。

洗漱完毕去偏殿一看,团宝还睡着。随着年岁增长,雪白的粉团子倒没有小时候那样肉嘟嘟的了,多下巴变成了双下巴,但还是莹润可爱得紧。

团宝喜欢趴着睡,说几遍都没用,肥嘟嘟的脸被枕头压得像一张面饼,鼻尖却是俏俏的,嘴唇嫣红,睫毛长长得像小扇子似的。

看容貌,他倒是和李玄胤挺像的,不过五官还要更柔和一些,有些雌雄莫辨的样子。

约莫巳时,礼部的人便来传旨了,说秉陛下之意 ,册立皇长子李弘策为太子,授太子玺,即日起迁居东宫。

舒梵心里实在舍不得,又不得不遵守,与团宝一同叩拜谢恩。

“恭喜娘娘,贺喜太子殿下。”杨琛达和一帮手下递交了诏书、册宝等物才离去。

一开始迁居东宫的时候,团宝经常哭,虽然舒梵日常去看他,他还是哭,说害怕自己一个人住。

舒梵好几次和李玄胤提,他都没有松口的意思,甚至有一次还说:“朕幼时不过4岁便已独居,他都快5岁了,还这么娇气?作为未来的储君,怎可如此任性?”还说她慈母多败儿,她平日对太子过于放纵,以致学业荒废,每日都不能早起,日日睡到日上三竿,如此下去怎能成材?

气得她好几天都没搭理他。

“娘娘也不要太埋怨陛下,陛下雄才伟略,务政躬亲,对太子殿下自然也是寄予厚望。”归雁这日给她篦发时劝道,“昨日陛下都到门口了,您都不让他进,陛下的面子往哪儿搁啊?”

“那是他该!”舒梵犹觉得气愤。

哪有人这样教育孩子的?

一昧的强迫压制,还要他这么小就独居,实在太没有人情味。

而且他还不让她每日去看他,只许她每周去三次。

舒梵实在忍无可忍,这日不顾东宫宫人的阻拦就要进去,东宫门口跪了一大片,都求她饶命。

“咱们陛下是只看重结果的,他们奉命在此,您若是执意进去,他们自然不好再拦,可陛下是绝对不会放过他们的。”归雁在她耳边劝道。

舒梵心口一堵,冷静下来后,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宫人,实在不想牵累无辜,只能忍痛回到重华宫。

李玄胤过来看她时,宫墙内正下雪。

黄昏时分,夕阳像被咬了一半的莲蓉月饼,淌出的金色晕染着半边天。细雪纷纷,视野里白茫茫一片,甬道上的石板结着厚厚的一层冰。

他跨进殿内,舒梵背对着他靠在塌上,归雁在一旁侍奉。

“朕知道你对朕有怨气,不过,为了弘策的将来,请恕朕不能答应你的要求。”他撩起袍角在塌边坐下。

舒梵一听就加来气,倏然转身:“他才四岁,你不能再等两年吗?”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1]。”

舒梵:“……可他才四岁!”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他给气的,她觉得肚子疼,眉头不由皱起,露出痛苦的神色。

李玄胤忙趋身去看,一面急唤道:“传太医——”

第38章 恋爱

“恭喜陛下, 贺喜陛下,皇后娘娘已经有三个多月的身孕了。”沈太医躬身禀告道。

李玄胤怔了下,不由喜上眉梢, 追问道:“真的吗?”

沈太医忙又躬身, 道:“微臣怎敢在这种大事上弄虚作假?微臣行医数十载,这点把握还是有的。陛下若不信, 也可召集其他太医问诊。”

为了稳妥起见,李玄胤几乎把半个太医院的太医都找了来,得出的结论都一样。

其余人离开后, 他将舒梵抱到怀里:“是朕不好,不该和你置气。”

舒梵知道有了身孕忌讳大喜大怒,也懒得跟他吵架, 只是道:“我要随时都能见到团宝。”

“你这样他怎能安心念书?”见她柳眉倒竖他忙妥协道,“一周五次, 这样可以了吧?”

后来双方各退一步,就此敲定。

与此同时, 周青棠进宫觐见, 给舒梵带来了一个四岁大的男孩子。

“这孩子真是可怜,不但父亲没了,母亲也过世了。”

舒梵听她说了一通才知道这孩子是安氏弟弟的遗腹子。

虽然和她没有血亲关系,舒梵想起对安氏的亏欠, 心里仍如刀绞似的。她握住孩子的手:“我是你的姑妈,日后, 你便留在重华宫吧。”

舒梵将他收为义子, 招来宗正江敢, 将其上了玉碟,改名为李居胥。

瑨朝皇后玺印也有六枚, 与帝同,可颁诏盖印,虽说后宫不能干政,其实皇后也有莫大权利。

太*祖皇帝早年北上平定蜀国叛乱时,丞相丁斯年勾结金吾大将军周德荣在京中谋反,意图戕害太子和姜皇后,姜后先下手为强,持玺印伙同骠骑将军刘宪调动卫戍三军将二人及其党羽擒拿,尽诛三族。

也因为这次擅自颁诏事件,承平四年年底就有三个大臣参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