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玄幻奇幻>帝国的黎明> 章116 万舸此中来-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章116 万舸此中来-1(1 / 2)

“身为上柱国,必须对许多事情噤声?不能保持沉默的话,只能声明放弃柱国的身份。”

“不过,这会令推举您的百姓都万分失望的。”他迟疑道,“所以,虽然柱国府并不忌讳身兼别职,但丞相、诸位上将军都不可能保持沉默,大家只会在致仕后才推举他们。可是关东的百姓不明白这些轻重,有五十六万人推举了您。这就是说,你可以选六名从事,五十六名观风使,这都是您的属官,领取朝廷俸禄的。可若是您放弃了柱国身份的话,可是辜负了五十六万关东百姓对您和柱国府的期望啊。”

“连议论都禁止,那柱国府如何运转,律案又由谁来撰写,修改呢?”

“律案提交前,柱国是可以议论的,除了柱国之外,其他四府都可以向柱国府提交律案。律案审议的次序,由居住在敦煌的人望最高的八名柱国排出来的。这八大柱国便可称为上柱国。但是,他们议论的也只是审议的次序,而不是律案的内容。被否决的律案,如果有修改的必要的话,也是由这八名上柱国负责修改,或者由他们委托其他柱国、或者柱国府书吏来执笔。比如,有关火器律令,八名上柱国就可能委托赵上将军来执笔修改。”

赵行德疑道:“上柱国?”刚才冯延纶一直这么称呼自己。

“上将军有五十六万人推举,已是人望最高的柱国之一。虽然上将军并非审议、修改律案的八大柱国之一,但是,只要八位上柱国之一出缺,赵上将军又能抛开俗务定居敦煌,立刻就能跻身八大柱国。所以,下官尊称您为上柱国,是完全合乎规矩的。”

赵行德也越听越有了兴趣,问道:“为什么是八位,而不是七位或者九位?八大柱国形成四对四,僵持不下怎么办?还有,如果律案在提交前可以议论的话,那么柱国之间充分联络过后再提交律案,岂不是就规避了禁止议论的规则了吗?”

“上将军问得好,”冯延纶丝毫没有不耐烦,反而略有些兴奋地答道,“因为律法是国家的基石,不可轻动,更不能朝令夕改。所以,当八大柱国中五位赞同,才能变动律法,四对四和局时,律案就排不进去。陛下有权直接提交律案给柱国审议,八大柱国只有在五对三反对时才能排除。如果有人想在提交律案前预谋,阻止也很简单,任何一位柱国只要抢先提交律案,就能阻止其他柱国预谋、议论与此有关的内容。”

“这么说来,”赵行德点点头,感慨道,“柱国之尊崇,已能与君王相比了。”

“正是如此。我大夏以法驱众,对百姓们来说,柱国便是活着的神,是所有人的慈父。虽然普通百姓几乎感受不到柱国府的存在,但律法保证了最基本的一切,关系朝廷的千秋大计。”冯延纶介绍得十分仔细,甚至有些兴奋:“除制定律法之外,八大柱国可以对所有不涉及四府案子做最终裁决,涉及四府和陛下的案子,八大柱国也可以将其提交给多数柱国来审议,以多数柱国的裁判为准。”

“冯大人,我觉得你不像是道路曹的,更像是柱国府的官吏。”赵行德不得不打断了他的话,“千秋大计太过遥远,对我来说,当务之急是筹建联合水师。大食战事久拖不决,朝廷想必十分着急。但是,据我说知,我们盟友的芦眉在西海上颇有势力,为何不借芦眉水师封锁大食的海路。”

“唉,芦眉人言而无信,是靠不住的。”冯延纶摇头道,“自从老皇去世,新皇即位后,芦眉与我朝便貌合神离,甚至还收留了一些流亡的罗斯权贵。我朝与大食开战,芦眉居然存了坐山观虎斗的心思,虽同意我们的船只借用芦眉港口,但他们的水师却用尽各种理由推脱,不靠近大食诸侯来往的海路。”

“原来如此。”赵行德点点头,猜测也许是夏国扩张的势头过于猛烈,引起了各国的恐惧。不光大食诸侯,连盟友芦眉也不愿看到夏国彻底战胜大食势力。这样一来,西方战场就更成了一个泥潭了。西面的蛮夷国度几乎无穷无尽,十字军还在一波接一波的东征,想到这里,赵行德的眉头不禁皱了起来,对夏国而言,确实要快点结束和大食的战事,免得双方都筋疲力竭,被别人捡了便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