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女生频道>大王万万不可!> 大王万万不可! 第10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大王万万不可! 第104节(1 / 2)

赵兴宗忍不住的揉揉眼,怎么还有道士进门了?*

这些道士是萧融请来的。

准确的说,是萧融让高洵之去搜罗,筛掉一堆不靠谱和心比天高的道士之后,成功入选的。

这几天的抓探子行动也让萧融意识到了一件事,原来清风教那么厉害,即使被挤压成了这个样子,他们居然还能往陈留城里安插一百多个探子,这还只是被抓到的,没抓到的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不过么,这些探子多数只是占了个探子的名头,实际上就是普通老百姓,只是听了清风教的话,没事就把陈留的信息透露给清风教的高层,而那些接收信息的高层才是真正的探子。

被骗的百姓们惊恐的待在一个房间里,害怕萧融会下令把他们全都杀了,哭声和谩骂声同时传出去,听得看押他们的将士十分不耐烦。

当晚这些人就全都被拉走了,格外偏激的送去各大寺庙,因为此时是乱世,基本每个寺庙都有避难用的地窖,适合避难,也适合用来藏人。

这些不停谩骂的人被关下去之后,上面就是佛像和僧人讲经的地方,萧融准备将他们关上半个月,看看催眠的佛经能不能让他们变得平和一些。

至于那些没什么反应的,只是低着头不说话的,这些人显然不是刺头,但也十分固执,绝对没有立刻就改正的想法,那就送去各大道观,如今道士没有和尚那么吃香,既然闲着也是闲着,那就让他们一对一的聊天,萧融也不求这些人能清醒过来了,非要迷信的话,迷信道教总比迷信邪教强吧。

待遇最好的就是那些哭哭啼啼怕得要死的人,知道怕就好,萧融特意让其他人把前面那两批用带犯人一样的方式粗暴的推出去,让留下的这些以为他们出去以后就凶多吉少了,等这群人都开始哭着写遗言了,萧融才派人去将这些人温和的带出来,路上一直安抚他们,温柔的告诉他们,在这些天里清风教已经把其余教众全都撤出陈留了,他们都走了,不要你们了。

哭哭啼啼的百姓们:“……”更想哭了。

在他们最难过的时候,牢房的入口被打开,看押的将士告诉他们,他们都可以回家了,镇北军不会坑害自己人,即使他们被人诱骗,透露了不少陈留城的机密出去,但相信经此一事之后,他们就能认识到谁才是真正对他们好的人了。

本以为必死无疑,结果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顿时呜呜声响彻云霄,这些人哭得更惨了,一边哭一边跪下道谢,这把将士们吓了一跳,但他们刚想把这群人扶起来,还没真正的动作呢,就见他们磕过头以后立刻麻溜的站起来,嗖的一下就跑远了,生怕将士会后悔一样。……

不远处,萧融和高洵之看着这一幕,高洵之十分怀疑:“他们日后不会再信清风教了吗?”

萧融:“还是会信。”

思想哪有这么容易改变,这群人当中有一半就此摒弃清风教,那就算是这群人十分开明了。

高洵之也是这么想,所以他忍不住叹了口气:“终究是个隐患啊。”

萧融看着他,轻笑一声:“丞相,这世上的隐患是永远都清除不干净的,就像双鱼太极图,有阴便有阳,背地里总会有人想要破坏此时的一切,但不会是这些百姓。他们也只是想好好的过日子而已,等他们回去以后,他们就会打听其他的信众去哪里了,发现那些人都人间蒸发了,即使他们还信清风教,他们也不敢再帮清风教的忙了。”

闻言,高洵之也看向他,只是他的表情有些无奈。

萧融愣了一下,不明白这无奈从何而来。

看见他这个样子,高洵之再次叹了口气:“阿融。”

萧融:“……啊?”

高洵之:“我不知道什么叫双鱼太极图。”

萧融:“…………”

萧融的神情已经凝固了,高洵之看看他,摇摇头,感觉提醒这么一句已经够了,高洵之便转身离开了。

而看着高洵之这负手离去、深藏功与名的模样,萧融慢慢的反应过来这是怎么回事了,感觉有点离谱,又感觉有点好笑,最后萧融也摇了摇头,他转身看向西北方,那是盛乐城所在的方向。

太阳已经西斜,距离大军出征近一个月,仲秋即将到来,中秋节也离得不远了。

又是一个骨肉分离的时节,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人们才能得到心中真正的团圆呢?*

不少人以为萧融把道士找来,是为了扶持他们克制清风教,甚至连这些被邀请而来的道士都是这么想的,但这只是萧融抓住机会造成的一个假象。

在陈留城里,清风教短时间内是掀不起什么风浪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他扶持道士真正克制的还是佛教,顺便,他也想从道士们身上得到一些好处。

目前的淮水之北没有比陈留更加安全的地方,这些道士完全可以在这安逸的环境下干起自己的老本行,也就是——俗称炼丹,学名化学。……

如果说道士们只会炼丹,这是绝对的谬论,人家会的多着呢,比如他们认为人人都要除三尸,这样能清洁身体,免受病痛之灾,如果日日坚持,以后还能长生不老。后半段先不提,只说前半段,为了除三尸,道教可谓是煞费苦心,研究出了好多好多丹药来,许多都吃死了人,但也有没吃死人的,而且真有清洁身体、免受病痛的作用,因为这种丹药还有另一个名字——驱虫药。

除此之外还有道士们发明的辟谷丸,吃一粒能顶三天不饿,当然了,这是那些道士打肿脸充胖子的说法,实际上他们只有第一天不饿,后面两天肚子都快把自己给吃了,可是仅仅能做到一天不饿,那也很厉害了,这不就是古代版的压缩饼干吗??

另外就是萧融目前最想要的东西,道士们用来炼丹封丹炉的六一泥。

六一泥又称神泥,由于此时的炼丹炉多数都是陶制品,毕竟也不是所有道士都花得起钱,用青铜或是铁器做炼丹炉,而陶制品有个问题,容易炸、也容易出现裂缝。

这时候六一泥就该出场了,用道士们的话说,六一泥符合天地之数,是上天赐予的炼丹神器,用它涂抹炼丹炉的外表,能保证丹精不外泄,巩固丹元与丹气,让炼制而成的丹药效果更强,所以炼丹绝对不能少了六一泥。

萧融不关心这个六一泥是不是炼丹神器,他只知道六一泥是绝对的盘炕神器!

想想看,用这种泥盘炕,得省多少柴火啊!……

恰好天气变冷了,盘炕的方法也已经印制完毕了,普通百姓可以学了自己盘,而有点钱的人家可以找会的人帮自己盘,萧融只准备了三个盘炕工匠小队,这些人也不是免费的,需要花钱雇佣,但城里有那么多人家,这几个工匠哪够用的,这时候就看谁聪明了,盘炕并没有多少技术活,只要认真学,一定能学会,愿意学习又愿意出力气的话,那这个秋天一定能让他赚得盆满钵满。

如今万事具备,只欠六一泥了,而听了萧融的诉求,这些道士互相看看,其实都不愿意把六一泥的配方贡献出来。

这是他们道教的东西,是其他道长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凭什么要送给不信道教的人享用?

萧融看看他们的表情,又补充了一句。

第一个献出配方的人,他会将此人的道观住址与道号全都写在公文当中,言明这六一泥是此人献出的,目的是为了让百姓们免于寒冷之苦,而公文会发放至整个淮水之北,贴在随处可见的告示牌上面。

一听这话,这群务实的道士瞬间眼睛一亮。……

说实话,和尚和道士,各有各的难对付,和尚们是原则性太强,万事都只听他们的经文和师父,外人难以影响他们;而道士虽说没有那么强的原则性,但他们鬼精鬼精的,一个个全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终于把这群道士应付好了,萧融便拿出一张纸来,开始写公文的后半段。

前半段是怎么盘炕,后半段才跟六一泥有关,六一泥隔热锁热还防烫,省柴火是一方面,可以降低火灾隐患是一方面。

如今的房子多数都是木头做的和茅草搭盖的,砖石房很少很少,而冬季长时间的取暖烧火,就很容易引起火灾。

哪怕没有火炕,也经常出现意外失火的情况,如今有了,反而还能减少一些。

木屋与茅草屋的火炕不能盘在墙边,那就盘在屋子的正中央,离墙壁远一些,中间隔出空余的地方来,至于烟道上方,那里可以开个洞,也可以想办法用非易燃物品堵住,总之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连这几十年的寒冬都能熬过来,难不成人们还会让自己死在一个温暖的冬天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