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都市言情>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81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815节(1 / 2)

那里一定有大陆!

看到烟柱的不止是王景弘,还有脱离马尾藻海南下的张玉水师,张玉有些捶胸顿足,作为第一批出航的船队,却因为偏航,导致自己没有成为发现南美洲大陆的第一人!

烟柱持续燃烧,哪怕是暴雨下来,也没有彻底浇灭,反而火势越烧越大,到了后面,骆冠英干脆清理了一小片森林,开辟出一片安全区域之后,一把火给烧了。

森林火灾的烟柱高度,可比烧木头的烟柱高度要高得多,在树木、树干、树叶的燃烧之下,烟柱甚至可以达数百里!

大明来到南美洲,还没有带来文明,倒先点了几把火……

为了传讯大明水师,骆冠英甚至命令军士临时打造了一座木船,船很大,不讲究什么结实不结实,只要求装载更多的木头,然后点燃推入大海里,让船只顺入海口位置向西,希望船只的烟柱可以吸引到其他人。

远在南美洲大陆六百里之外的郑和船队,也看到了巨大的冲天烟柱,虽然不是太清晰,但足以让郑和判断:

大明水师抵达了南美洲大陆!

郑和当即下令:“全力前进!”

一支支水师船队开始朝着南美洲亚马逊流域方向集结,而在水师集结的同时,朱棣带领的征西大军已路过滁州,抵达了长江以北的江浦渡口。

为了迎接朱棣、徐辉祖等一干功臣归来,朱允炆命令闭门思过的梅殷代表自己,与李坚、铁铉、内阁大臣解缙一起,至长江岸边先行迎接,并商议入城事宜。

梅殷拿出朱允炆的圣旨,朱棣、徐辉祖、杨荣、刘儁等一干人纷纷行礼。

圣旨的内容很简短,即不涉及实质性的奖赏,也没有浮夸的辞藻,就寻常的两句话:“西征大胜,你们皆是英雄。朕待你们入城,让我们君臣不醉不归!”

朱棣、徐辉祖、杨荣等人心头很热。

朱允炆虽然没有说什么,却可以感觉的到,他很是高兴,对西征战果很是满意。

梅殷看着朱棣等人,笑着说:“皇上盼望你们回来,已经盼了许久了啊,每日询问你们到了哪里,现在好了,再过几日,便可入城了。”

朱棣、徐辉祖等人也清楚,大军已经抵达了江浦渡口,近十万京军加上一大批俘虏,想要过长江,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何况渡口处,根本就不见宝船的踪影。但朱棣可以肯定,宝船不是在江浦上游就是在江浦下游,绝不会不在京师附近。

十几万军队啊,朱允炆不可能毫无警惕与提防。

现在参与摆渡军士的,都是大福船,甚至连个炮都没有,这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而且梅殷、铁铉与自己说完话之后,就立马去找了大督官,命令大督官宣传入京领取赏赐,前途无限,带封赏阖家团圆,光宗耀祖之类的,这些动作,朱棣都清楚,但也没说什么,他们是为了在稳住军心,是为了避免京军出现骚乱或叛乱。

但兵部、五军都督府的这些举动都是多余的,朱棣为了自污,连哈密王脱脱都干掉了,这一路上,更是不处理军务,全权交给了徐辉祖、杨荣、刘儁等人处理,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没有任何反意。

再说了,索靖等侦察兵、薛夏等安全局的人,都混在军营之中,军队调动,将领与会,他们都会管,就连朱棣找自己的儿子朱高煦聊个天,都被人给偷窥了,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办点事,实在是太难。

眼下军士都渴望回到京师领取赏赐,与家人团员,谁还有心情做“造反”这种杀头灭全家的事。

梅殷笑呵呵地走到朱棣身旁,解释了句:“这些事你也莫要怪皇上,是我们这些当臣子要做的。你还不知道吧,皇上已经命朱高炽进入户部,充任户部司主事了。”

“啥?”

朱棣属实不知道,这一路上为了避嫌,朱棣除了朱允炆的文书,京师里的其他文书看都没看,甚至都不允许任何人传报,朱高炽的信,自然也被挡了。

自己的胖儿子竟然当官了?

这是什么操作?

朱棣隐约感觉到,朱允炆可能没办法封赏自己,毕竟藩王本身都到头了,封无可封,他最大的可能就是效仿老朱,夸一顿,赏一顿饭,然后,那啥,回家睡觉吧……

第九百九十三章 贩卖俘虏

耿炳文站在城墙上,检查着城防布置,见有军士懈怠,便威严得呵斥几句。就在昨日,一批火药弹已秘密搬至了城墙之上,神机炮手接替了城防重要位置。

京军防备的力度,超出了朱棣的预料。

早在建文六年十月,耿炳文就提出身体不太好,希望回到京师休养,朱允炆大笔一挥,将在济南的耿炳文调回京师,但没让他休养,而是充任了京师镇守,配合梅殷处理京师防务。

耿炳文很老了,已经七十出头,好在精神不错,也没有老年痴呆的迹象,收到任命的同时就清楚朱允炆在防备着谁,一大把年纪,还经常顶风冒雪检查城防,检阅京军,算得上竭尽全力,为君分忧。

与此同时,陈挥、耿璇所率领的水师主力,一支驻守长江上游的大胜关,一支驻守长江下游的龙潭,皆是全副武装,火器齐备。一旦京师有警,水师主力可以在一个时辰内抵近京师外围。

事关一大家子人的性命,朱允炆不敢大意,也不想大意,虽说朱棣臣服,一路上除了自污之外,就没干出什么出格的事,军心十分稳定,并无半点反叛迹象,但考虑到朱棣有“前科”,多点防备总是好的。

在第一批征西大军通过大福船摆渡到长江南岸时,朱允炆正在省躬殿举办家宴,招待朱植、朱桂、朱耿、朱桢、朱椿等一干藩王。

辽王朱植很是高兴,恭贺朱允炆:“眼下燕王大胜归来,军威赫赫,威服四方,都是陛下任命有方,筹划得当,将军一心,臣敬酒三杯。”

朱允炆摆了摆手,笑道:“燕王叔来了,若是看到辽王叔把朕灌醉,以致没好好款待他与其他将军,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打到辽王府上啊。这酒,还是留着燕王叔他们来后一起共饮吧。”

蜀王朱椿在一旁起哄:“皇上酒量如海,这一点算得了什么,若不然,我们共同敬酒三杯?”

“好!”

众藩王齐声答应,举杯敬酒。

朱允炆心情舒畅,举杯道:“既如此,那我们就三杯酒后再议事吧。”

酒过。

朱允炆搁下酒杯,含笑看着众藩王:“朕就直言了,燕王返京,众王叔最为关心的,应该还是那一批俘虏吧。”

“呵呵,可不是。”

朱桂很是期待。

朱椿虽然是个书生,但家里也有矿,也需要一批俘虏。朱植、朱耿等,也渴望不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