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都市言情>大明不革命> 第166章 闯关东和下南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166章 闯关东和下南洋(2 / 2)

曹州知府的表情不是很好看,跟自己身边的幕僚商量了一会儿,做出了一个折中的决定:

“只惩首恶,余者不究,百姓所取粮食,算做衙门借去,用于赈济百姓.

“秋粮上来之后归还,若是秋粮不足,来年收粮之后一定归还。”知府看上去非常大度的让幕僚现场拟定文书,算是朝廷借了这些商行的粮食。

但是商人们的表情却都很难看,虽然不会被白白抢走粮食了,但是也直接失去了一大笔利润。

如果可以的话,商人们当然不想接受这种安排,但是却不得不接受。

只能在统计损失上多报一些了。

曹州知府下令,让兵丁驱散现场百姓,将几个最初几个鼓动打人,以及拆粮商门板的人抓了起来。

而后让各个商行掌柜和伙计去统计损失。

崔二和郝三白得了一袋粮食,都是五十斤的口袋,能让一家人吃好几天了。

这件事情看似就这么过去了,但实际上却没有这么简单。

第二天上午,好几个商行就准备了大批的骡马队伍,运送大量装满的口袋离开了曹州府城。

商人不会说那里面是什么,但是所有人都觉得应该是粮食。

市面上也立刻出现了各种谣言。

主要说是官府纵容匪盗抢劫粮行,所以粮行没办法在这里做生意了,只能粮食运去别处贩卖了。

与此同时,黑市上的粮价再次飙升。

折算之后一石粮食已经达到二十个银元了。

清朝一石大约是大明的一百五十斤,二十个银元按照购买力折算大概是三千元人民币。

换算下来,一斤麦子就涨到了二十元,但这还不是极限。

入夏之后,山东大部分地区仍然无雨。

夏季作物播种的时间都要过去了,大部分地区的地干硬的根本没办法播种。

往年用于引水灌溉的河流和水渠都干涸了。

柯大看着炙热焦灼的太阳,看着街道上越来越厚的干燥的尘土,以及宛如蒸笼中扭曲的空气,时不时的都会念叨一句:

“再这样下去,今年秋天就要饿死人了……”

其实数量更多的佃农和自耕农,以及城里的普通工人们,现在已经撑不住了。

再加上大部分人都能看得出来,今年秋粮也没戏了,全年都会颗粒无收,今年的冬天会更加的难熬。

所以开始有人北上南下去逃难了。

现在天气还暖和,还能够直接上路,到了冬天要冻死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市面变得越来越冷清,除了大门紧闭的粮行一直有人守着,其他的店铺很少有人出入。

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但是瘫在街边等死的人却越来越多。

开始真的有人饿死在街上。

开始有人带着自己的孩子沿街叫卖,把孩子卖给富户当奴仆或者是童养媳,换点银子和粮食能让双方都活下来。

柯大老婆想要给大儿子找个童养媳,却被算过账的柯大给拒绝了。

“夏天到秋天本来应该咱们生意最好的时候,结果根本没有几个人上门。

“这样下去别说咱们这铺子开不下去,咱们一家还能不能熬不到明年都两说。

“你还想着给儿子讨什么老婆……”

柯大训了自己老婆一顿,又思前想后了许久,决定把两个学徒先遣散回家。

但是两个学徒可不想走,他们家里的情况比柯大家更艰难,否则也不会来当近似于免费劳工的学徒了。

两个学徒听到师傅的安排之后,就直接哭嚎着跪在地上不断地给柯大磕头:

“求求师傅,求您行行好,不要赶我走。”

“我们离开这里肯定要饿死的。”

柯大愁眉苦脸的说:

“我当然知道你们家的情况,但是不把你们送回家,师傅家里也要揭不开锅了。”

两个学徒无话可说,但是仍然也不想走,只是趴在地上哭。

柯大的媳妇崔大姐心中有些不忍:

“当家的,现在真的没办法了吗?”

柯大有些暴躁的反问:

“如果不让他们回家,今年冬天你就得自己选择,饿死他们俩还是饿死你儿子。”

崔大姐被丈夫吓了一跳,苦着脸转向自己弟弟:

“老二,你平日鬼点子多,你有没有什么办法?给这俩小子找个门路?”

崔二同样愁眉苦脸:

“我能有什么门路?我倒是在街上打听过了,听说现在整个山东全部大旱。

“徐州以南的地界能稍微好一点,但也好不到哪儿去。

“硬要说的出路的话,我倒也听人说过。

“一个是闯关东。

“去辽东给人当佃户,等着去一个叫北美的地方开荒。

“另一个就是下南洋。

“去南明地界上找吃的,说是最好直接去应天府。

“我听人说,南明皇帝给灾民免费供饭食,只要到了应天府就饿不死。

“然后等着去南洋一个叫澳洲的地方,给南明皇帝最喜欢的小儿子,封号是吴王的开荒种地。”

大部分普通人,不知道北美、澳洲在什么地方,对南洋和关东只是稍微有点概念,很多人以为澳洲是南洋的一个地方。

崔大姐听了就觉得不可思议:

“到了应天府就有吃的?免费给灾民饭吃?我怎么听说都是骗人的呢?

“都说是骗大清百姓南下,去了就会被抓进黑工厂当奴工的,去了就一直干到死啊。”

柯大也跟着说:

“闯关东也没有那么好闯的,我听人说到了关东那边,都要给当地旗人、贵族、地主卖身为奴。

“当了奴仆之后,老婆女儿都不是自己的俩,都要给主人家随便享用……”

崔二听了姐姐和姐夫的话,直接摇头摆手说:

“我不知道这些话是真是假,但是我干过传播这些话的活儿,在街上和酒楼茶馆里面到处宣扬。

“给我们派活的人当然说这些都是真的,但这帮东西一贯不会跟我们完全说实话的。

“所以我们也不能全信这些东西。

“我觉得,虽然南明皇帝不太可能免费给饭吃,但把灾民送去给他小儿子开荒多半是真的。

“那多半就不至于直接饿死人了,终究是有个活路的。

“而且我的想法是,咱们全家都不要再这里苦熬了,直接一起南下去应天府。

“姐夫既然是有手艺的,到了南明地界也会有生意。

“听说南明的粮食多,而且比咱们这里便宜的多,甚至能卖到怎么这儿来。

“我前阵子就听说,有人搞来了一批南方米。

“南明还能把米卖出来,应该没有咱们山东这么大规模的灾害。”

大明皇帝的赈灾方式是资本主义的。

在此时封建土地制度浓厚的中原地区的人看来,确实都像是传说一样。

朝廷无限量供应一日三餐,在中原百姓看来完全不可思议,大部分中原人并不相信这种传说。

清国本土的商人,还是南方来的粮商,都让伙计在民间声称这是骗人的。

当然,商人们同样也在散播闯关东的夸张谣言。

他们的目标,是让所有人都继续留在当地,让他们搜刮出最后的一丝价值。

到了农民和工人真的要死了的时候,不得不出去试试的时候,他们也不会管了,反正也没有价值了。

柯大夫妻俩听了崔二前面的话,顿时就明白了很多东西。

做生意的人都不是傻子,有人故意散播某个地方很不好的话,那说明那个地方多半没有他们声称的那么坏。

但是听崔二说到后面,要让自己全家一起南下的计划,顿时就接受不了了:

“不可能,我们现在还能活着,干嘛去南明逃荒?”

“让这俩小子先去就是了。”

崔二倒是开始卖弄了:

“我在酒楼听一些读书人说过一句话,叫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他们说,今年山东粮食绝收,到了冬天必定饿死人,也会冻死人。

“就算是富裕人家,自己还有吃的,也可能会染上瘟疫。

“若是在别处还有门路,不如趁早离开这里。

“所以我才想着一起去南明。”

崔大姐吓了一跳:

“大疫?会有瘟疫?”

柯大的表情也很难看:

“以前老辈好像也说过,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