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穿越历史>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第88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第887节(2 / 2)

“稚远,你接着说吧,我们都听你的安排。”刘裕沉声道。

有刘裕发话,王谧也就放心了。

第847章 第一步棋

“我们接下来的安排,自然是要联合朝廷的各支军队,把大晋境内的各支力量都调动起来,进行大规模的北伐。”

“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诸位也都知道,自晋南渡以来,这样的北伐之战我们也组织了很多次,最后往往都无功而返,这一次,我们再欲北伐,不用放到朝堂上讨论,我就可以知道,一定阻力不小。”

“朝臣之中,反对的声音一定很大,虽然我军现在连战连胜,战果颇丰,形势一片大好,但是,能不能把其他的部队也调动起来,实在是现在的难题。”

“尤其是荆州兵,刚才我也说过了,其实桓冲将军带领的部队其实比我们北府兵的家底还要更厚,这样的军队如果一直养在荆州,做后方的防御,未免太过浪费,一定要让荆州也出兵和我们一同征战,这才能实现控制北方的目的。”

“但是,长久以来,隶属朝廷的北府兵和荆州兵一直互相不对付,我虽然和桓将军有私交,但是,在大规模的北伐之前,桓将军还能不能给我这个面子,我自己都没把握。”

哎,说起这件事,兄弟几个就同时陷入了沉默。

因为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说的。

大晋朝廷无法指挥境内的各支部队,这已经是一个公认的事实,不只是大晋内部,就连大江对岸的部族,也是清楚的很。

这自然和南渡之后,晋朝的掌控力薄弱有关,他的朝廷都是几个世家以及他们拥有的地方部队拱卫起来的,人家愿不愿意听你的话,那还不是人家自己说了算?

可以说,在北府兵成型之前,大晋朝廷的军事力量是极为薄弱的。

打仗都靠求爷爷告奶奶,看看各位镇守地方的大将军,谁愿意给朝廷这个面子,出兵去抗争而已。

为了达到守卫边境的目的,朝廷面对权臣的要挟,还时常要退让,以交出权力,亦或者是更好的官职作为交换。

为的就是让边镇的将领能够心满意足的去为大晋打仗。

这样的情况,只是在近十几年来,才算是渐渐有了些改变,因为北府兵是朝廷供养的。

虽然只是一部分,但因为军饷粮草基本上都由朝廷来筹措,以谢家为代表的世家只是补足不全而已,北府兵就可以算作是大晋的正规军了。

这是南渡的晋朝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

如今,他们终于有了一支能够指哪里打哪里的部队了!

然而,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却是,当北府兵掌控在大晋朝廷手上的时候,很快就好景不长,谢家军事势力的大幅下降,在这样短暂的一个权力真空期,北方曾经强大的氐秦又顷刻之间崩塌,局势一片混乱,大晋境内也不消停,这才给了以刘裕为代表的庶民将领成长,扩展势力的机会。

但是,同样的,即便是历史上的刘裕乘势而上,夺取了皇位,他做的工作仍然是半吊子的。

作为皇帝,虽然以他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北府兵还可以听从他的指挥,但是,北府之下呢,传统的长江中游部分,也既荆州部位的军事力量他似乎还是指挥不动。

于是,他便派遣自己还未成年的儿子们去各地镇守,以图能够稳定地方,这样做的效果,历史上也是可以看到的,并不怎么样。

作为南朝的开端,刘宋也不过是坚持了几十年就急速崩溃。虽然皇帝换的挺多,但是论及代际来说,不过是三代人而已!

这其中,还包含有残酷血腥的同族相残,权臣反攻等等混乱。

而这一切混乱的发生,究其原因,根本上来说,还是和刘裕以及南朝的各位皇帝,无法将长江以南的各部势力进行统合有关。

无法将境内的势力全都有效的掌控在自己手中,这个朝廷也就摇摇欲坠,即便是强人如刘裕,也不过只是能为了自己尽快登上皇位,迅速从洛阳撤兵,退回江北而已!

刘裕没有做到的事情,可以看出,这样的形势,从晋末,甚至从晋朝南渡以来,就已经肇始了。

而想要改变晋朝,或者说是江左朝廷的劣势,最根本的就是要恢复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这件事,交给刘裕、交给谢安,他们这些纯正的晋人都是无法完成的。

他们有那个固有的观念横在那里,比如谢安吧,他本就是出自世家,还不是一般的世家,是堂堂的一等豪族,绝对的大世家,这样的人,你让他交出权力,全面听从朝廷的指挥,这怎么可能呢?

这不是向敌人递刀吗?

不只是谢安,大晋境内的所有数得上号的世家,心里都是这样想的,他们和朝廷只能做到相安无事而已。

合作也对抗,从来都是主题。

要说全面服从,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不只是朝廷在警惕世家,世家子弟也警惕着朝廷,他们一定要严防死守,不能让朝廷的势力过于强大,从而压制世家的势力。

如果,朝廷过于强势,他们还如何从中渔利?

而对于刘裕这一类平民将军,以军功夺得皇位的人来说,从骨子里,他们也认同世家子弟高人一等的观念。

并且,当他们当上皇帝之后,往往也会选择和世家联手,控制地方。这不只是因为便捷,更多的是从尊重世家原有的势力方面考虑。

所以,要下狠手统合境内的势力,依靠平民将军亦或者是世家子弟,哪边都不成。

还是要靠王谧这个外来户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但是呢,他的计划很宏伟,却又不能向几位兄弟们和盘托出。

今天是兄弟,明天是什么,现在谁也说不清。

很明显的,以邺城之战作为分界线,京口起家的兄弟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将发生变化。

从现在开始,直到返回建康朝廷,王谧就要开始争夺朝廷上的权力,而他的好兄弟们就要分散到北境各地,讨伐那些各自为政的部族势力。

彼此之间的势力,将要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

到最后,究竟谁能成为王谧的肱骨,老老实实的为他所用,谁要生出二心,虽然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处,王谧这边已经有了一个模糊的印象,但是,那只是他个人的猜想。

这种猜想之中,既有立足于历史上的记载进行的预测,又有基于现有事实的亲身观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