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山水有德,蕴养灵脉
山雀扑腾翅膀,落到石桌上,张口吐出一团灵光,化为数行文字,数息消散。
看过后,见山雀歪脑袋盯着自己,不肯离去,玄明心中一动,抬手自火云峰招来一些灵谷,洒在石桌上,喂给山雀。
正喂灵鹤的玄空:……
被小七啄了一下的玄空:……
等山雀饭饱,振翅而飞,玄明迈步,跟在身后,施展出五行大遁。
苍龙山蛮荒苍茫,古木参天,藤蔓丛生,生长了各种奇异草,栖息了众多虫鱼鸟兽,万类霜天竞自由,充满原始气息与自然法则,猛虎猎食、獐鹿吃草、乌鸦反哺,残酷、古老又温情。
各种大小妖怪生存其间,或独居洞府,或合群共居,或住在山上,或藏匿水中。
玄明起先是土遁,后来是木遁,再后来是水遁,在赶路中体会五行大遁的玄妙,来回切换更加自如。
他收敛气息,与自然几乎融为一体,从数只练气大妖面前走过,他们都毫无所觉,旁若无人。
半个时辰,玄明来到一处沼泽地,瘴气弥漫,遮蔽视野,其内更原始古老,丛林幽暗,阳光穿之不透,潮湿阴冷,生活了大量蛇虫鼠蚁,长有各种色彩艳丽的朵、菌类,毒物汇聚。
玄明于此地却如鱼得水,雀妖红豆并不在此处,只传递了消息,妖未曾到来,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苍龙山人多妖杂,她又统领数量众多的山雀族,负责梳理山中部分消息,未免发生意外,泄露一人一妖关系,谨慎无大错,带路山雀都是初开灵智,妖气微弱的小妖。
玄明理解,重要的不是雀妖有没有来,而是消息中的妖。
他一头扎进毒瘴沼泽,灵觉铺开,层层叠叠地寻找起某条蛟蛇,大到巨蟒,小到蚯蚓,由水泽到河沟,都没放过。
以他如今灵觉与实力,除非是山中那条白龙亲临,否则,甚少有妖能发现其存在,这也是他艺高人胆大,敢深入苍龙山的原因,换做以前,他肯定稳健再稳健,没百分之三百的把握,绝对不动,到底是心思更灵活通透。
由晨起到日暮,月落到日出,寻找了一天一夜,玄明终于有发现。
遁光一闪,他消失在一棵大树上,再次出现,已在一条狭长河沟上,沟子仅长一丈,宽两尺,却深五丈左右,有些幽暗,存在感较低,更有些臭烘烘的。
“倒是能屈能伸!”
怪不得一直没被发现,原来躲在这里,龙能大能小,大者翻云覆雨,小者匿影藏身,升则翱翔九霄,隐则潜藏深渊,蛟蛇既是蛟龙后代,想必继承了某些特性,藏在此处,恐怕便是水族巡查,也很容易遗漏此地,就是发现也不会仔细探索。
加上这里暂不是白龙地盘,水族更不敢过分,这条蛟蛇又小心谨慎,似乎带了屏蔽灵觉的宝物,才躲藏这么久。
可惜,山雀族踪迹遍布山林,又好八卦,他终年隐藏却不会一直不露面,数年下来,便被发现,玄明又灵觉强大,近距离探索,非一般宝物能隐藏。
抬手间,他施展出五雷法,一道雷霆无声而落,直击目标,很快一条三寸长的焦黑小蛇浮了上来,将昏死蛟蛇捏在手心,玄明迅速抽身。
———
藏道峰,问道院。
挥动拂尘,弄醒蛟蛇。
盘问些许问题后,见蛟蛇身上孽债重重,曾吞噬过不少无辜之人,玄明大发善心,送他去跟兄弟团聚,至于蛟蛇嘴硬,根本不是问题,多电几下就行。
随后,玄明独坐院中,掌心悬浮一片逆鳞,灵觉轻车熟路地探入其中,一片空间出现在眼前,灵物众多,典籍稀少,虽无法跟上条蛟蛇所携宝藏相比,但也价值不菲。
不过,玄明最看重的不是这些,而是一条灵脉,山雀妖会说动他,就是因为这些蛟龙残存子嗣在逃走时,取走万蛇洞数条灵脉,龙种本就与地脉灵脉等有些微妙联系,能做到这点不意外。
她怀疑这条蛟蛇身上有灵脉,皆因除了一条蛟蛇仍不知所踪,其余逃离蛟蛇,要么后续被逮到,要么陨落在玄明手上,都没发现灵脉,所以这条很可能有灵脉。
虽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与道人气机交感,相互裨益,但山有山德,水有水德,人有人德,山与人之间不能相差悬殊,否则,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要么山逐渐灵机枯竭,沦为凡土,要么道人承受不住福泽,劫难重重,这跟浅水难养真龙是一个道理。
浮云山只是一座普通灵山,承载三位真人十分勉强,已经入不敷出,需更多灵脉,而那条蛟蛇恰好有,所以玄明心动了,心动即行动。
倒是对蛟蛇之死,他无甚可惜。
前人作孽,后人遭殃,蛟龙走水,兴风作浪,害命无数,其孽债牵连子孙,一承一负,即是道理。
蛟龙分神曾陨落于浮云山,两者已结下孽缘,两条蛟蛇先后陨落在自己手上,玄明觉得很合理,当然若陨落在紫霞宗手上,那就更理所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