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玄幻奇幻>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260章 回京!立刻回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260章 回京!立刻回京!(2 / 2)

重新坐回在位置上,整个人心不在焉。“龚樰姐?”

赵静轻推了一下,呼唤着她的名字。

章瑜转过头,上下打量,“龚樰姐,你的嘴唇怎么有点肿啊?”

龚樰强自镇定,抿了抿嘴唇:

“有吗?你看错了。”

“龚樰姐,你是不是偷偷吃什么好吃的?”

章瑜看到她眼神飘忽,撅着嘴道:“好啊,吃东西也不带我一个,你们……”

“嘘!”

龚樰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低声说:“不要这么大声说话,公共场合,注意安静。”

赵静看了眼心虚的好姐妹,又看向从侧门慢悠悠回来的方言,脚步轻快,嘴角含笑。

刚刚尝了下龚樰牌雪糕的滋味,美呐!

一回到座位上,就听到吴贻躬、谢缙等人在讨论《那山那人那狗》的拍摄手法、电影美学、镜头语言等等,接着,得出一个结论。

就是跟目前主流的电影理念完全不一样!

“这个叫,‘画面和色彩来凸显情绪’。”

方言言简意赅地说了一通。

吴贻躬说:“不错,这部电影最大的突破性的,就是他们用画面‘说话’,在色彩上的提炼、搭配、渲染,用独特的色调组成全新的视听语言系统,展现出来一个绿意盎然的邮路。”

方言问:“是不是很大胆?”

谢缙道:“桂西厂这群年轻人的确是胆子大,有想法,最重要的是,敢想敢做。”

方言道:“也正因为这样,韦厂长才敢拍这个板,打破常规,组建这个青年摄制组。”

“不过。”

谢缙话锋一转,“无声胜有声地说出情绪是好,但主次不能颠倒了,画面和色彩终究只是形式,内容和叙事才是电影的核心。”

方言拍了下手,“没错,谢导和我想的是不谋而合,我也是这么跟章艺谋他们讲的。”

吴贻躬感慨道:“这部电影,值得让上影厂的导演、美术、摄影他们多看几遍。”

谢缙点了下头,“我同意。”

吴贻躬看向方言,“《那山那人那狗》肯定要被引入到日本,到时候少不了要翻译,你有没有想好找哪家译片厂来办这件事?”

“这我可做不了主。”

方言说:“恐怕得电影局做决定。”

这年头,正规渠道的引进的外国电影,都要由“译制片厂”进行口译,也就是翻译成普通话,另外,也可以把国产片翻译成外语。

国内目前比较出名的就是,“上译制片厂”和“长译制片厂”。

“但是你也有建议权。”

吴贻躬投去问询的目光。

方言和他们一讨论,觉得《那山那人那狗》交给上|海译片厂,倒也不错。

毕竟,翻译的确实有水平。

比如《虎口脱险》,“teafortwo”如果简单地翻译过来,就是“两份茶”,但最终,这个词组被译成“鸳鸯茶”,做到了信达雅。

当然,也要避免犯奥特曼那种搞笑的翻译错误,像把炎头队长佐菲,说成“沙福林”。

消灭奥特曼的计划,更是佐菲定的。

…………

《那山那人那狗》上映了三天,并没有像《牧马人》、《少林寺》、《庐山恋》一样,在全国掀起太大的波澜,反响平平,不温不火。

但好在“乡恋热”还没有消退,再加上全国各地邮政单位的包场,《那山那人那狗》观影人数不少,门票和拷贝,都卖得不错。

80年代,电影是统购统销。

结算不能签约即付,制片厂的片款收入,中影先垫付,再按实际的拷贝订购量来结算。

当时,一部电影,中影要垫付100万,一个拷贝的定价是1.05万,也就是说,如果订购的拷贝低于95个,制片厂需要退款给中影。

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桂西厂不用把这100万还给中影,可以安心地揣进兜里了。

招待所里,方言放下了笔。

《高山下的环》的剧本完成之后,现在一直在忙《一代宗师黄飞鸿2》的初稿。

就差结尾了,当然不能像《一刀倾城》一样,写个大刀王五行刺袁世凯失败的结局。

“咚咚咚。”

就在此时,工作人员敲响房门,传达了一个消息,刚刚来了个从燕京打来的长途电话。

方言一问,来电的竟然是章光年。

立刻去公用电话处,了很长的时间,终于跟章光年联系上,大概的意思就是——

在电话里讲不清楚,事急,速归!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