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都市言情>初唐峥嵘> 初唐峥嵘 第67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初唐峥嵘 第676节(2 / 2)

李渊在脑海中回忆着河北道的地图,迟疑问道:“易州总管何人?”

“右武卫将军桑显和。”

易州位于幽州的西南侧,一旦胡人破幽州,下一个目标肯定是易州。

“噢噢,是他啊。”李渊捋须思索,“此人倒是有军略之才,曾……应能有所作为。”

看李渊说到一半就改口,李善一脸的懵懂,他知道这个桑显和,当年也是下博一战大败,率兵南窜,一路逃回了洛州,毫发无损,堪称神速。

李世民微垂眼帘没吭声,桑显和乃是前隋留在关中的重要将领,是长安留守屈突通的部将,当年李渊晋阳起兵攻入关中,桑显和曾有杰出表现,险些击败了刘文静……虽然如今李渊、李世民父子之间再无间隙,但刘文静是他们心中难解的一个结。

刘文静被杀,说起来是裴寂干的,但实际上刘文静与李世民之间的关系太过密切,才是原因……那时候,太子、秦王之争已经初现端倪。

后来桑显和献上潼关,又劝降屈突通,但并没有参加后来的洛阳虎牢之战,而是武德四年末被调往了河北。

“不宜设河北道行军总管府或元帅府。”李渊首先做出这样的判断,然后再说:“命程名振亲自率兵北上,调田留安、齐善行、王绪等将,屯于莫州,以为后盾。”

李世民、李善都点头同意,其实突厥侵袭的重点还是在关内道,所以河北那边不需要大动干戈,一旦设总管府或元帅府,那粮食、军械的消耗就大了,只让程名振率众将北上,驻军莫州,最为合适。

莫州位于幽州南侧,与幽州、易州都接壤,一旦幽州失守,程名振只需要扼制突厥攻势,只守不攻,问题就不大,而且运河也直通莫州,粮食运输也很方便。

全盘考虑了一遍后,李渊还是有些放心不下幽州,“庐江郡王李瑗……二郎或可遣派将领为幽州司马。”

李世民想了会儿,说起来自己麾下英杰济济,但经历了天台山、仁智宫两战后,折损颇重,侯君集、李孟尝、尉迟恭、张公瑾、张士贵、薛万钧都外出,如今长安城内也只有张琮、李客师、王君廓、黄君汉、秦琼、程咬金等将。

但有的人李世民是不会放出去的,比如秦琼、程咬金,有的人李世民放心不下其能力,比如张琮、李客师,王君廓也不太合适,去年才卸任幽州都督,现在去做幽州司马?

河北诸将都是一州总管,比如齐善行、田留安,如果是转任幽州都督还行,从一州总管转任幽州司马,那是降职,也不妥当。

想来想去,李世民问道:“父亲,黄君汉如何?”

“黄君汉?”

“此人瓦岗出身,随孩儿历洛阳虎牢、洛水等战,虽未有独当一面,但勇烈无双。”

李渊与李善都听出了李世民的言外之意,按道理来说,幽州如今驻军数万,实力雄厚,但庐江郡王李瑗是个没什么胆魄的,就怕他在突厥来袭的时候,一溜烟跑的没影了,黄君汉有勇烈之名,应该不至于此。

人事安排结束之后,李渊让李世民回头与民部尚书温彦博商议,河北凋零多年,粮草供应只怕不足,肯定是要从中原输粮的。

河北这边的事情谈妥后,李渊才将话题转回了关内道,“怀仁,以你之见,都布可汗会攻灵州还是夏州?”

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无中生有的担忧

其实李渊也是沙场老将,军事指挥能力就算不是顶尖,但至少眼光是顶尖的,不然在前隋时期也不会让杨广猜忌,还问李渊的侄儿……你舅舅还没死啊?

突厥攻关内道,大举来袭,路线上只可能是两条路,要么是攻打夏州,攻破芦子关,侵入延州,然后从丹州南下攻打同州,同州是与京兆接壤的。

这是最快捷的一条路了,但这条路的难度也是摆在这儿的,一方面大唐在这儿屯有重兵,另一方面地势起伏,山脉横行,突厥骑兵想从这儿突破,难度实在太高了。

当然了,突厥侵入延州之后也可以不南下,选择向东攻入庆州,虽然庆州是个盆地兼黄土沟壑区域,但东依子午岭,西靠六盘山脉,也不是个什么好的选择。

另一条路就是灵州了,虽然说唐军后有原州七关为后盾,突厥很难攻入原州,但灵州、盐州、会州却是突厥能大展身手的区域。

李世民与李善讨论着各条路线的优劣,互相补充,前者在战略眼光上要高得多,后者毕竟是大唐唯一与突厥开战且两度大胜的主帅,而且还有个穿越者的身份。

“其实突厥若是攻打关内道,优势并不明显。”李善想了会儿,“这也是始毕可汗、处罗可汗和颉利可汗始终以主力攻河东的原因。”

“但怀仁降服苑君璋,马邑归唐,又在朔州多设寨堡,突厥难破雁门关。”李世民笑着说:“故突厥不得不攻关内道。”

“秦王殿下过誉了。”李善摇摇头,“主要还是因为都布可汗与突利可汗会盟而裂的原因,双方以云州为界,都布可汗只能攻关内道……以及陇右道。”

“陇右道?”李渊有些意外,但没有继续问,而是转而问:“怀仁,张仲坚可曾来信?”

“来了两封信。”李善坦然道:“第一封信是因为灵州总管郭孝恪,张三郎与其有些不合,天策府大将侯君集抵灵州后说合,但因为张三郎将部分战马转去延州,郭孝恪大怒……”

“听二郎提及。”李渊叹了口气,心想代州那边不安分,灵州这边也好不到哪儿去,“原州战事时候,郭孝恪就……二郎当严加管束。”

李世民也是无语,只能应了声,这是没办法的事,灵州大捷之后,梁国覆灭,窦轨转去延州道,李道玄、薛万彻、张士贵、胡演等将领要么回京,要么转任,等到苏定方回京后,灵州军内也只有张仲坚拿得出手了。

偏偏张仲坚的资历太浅了,苏定方的资历已经很浅了,没有参加过洛阳虎牢、洛水战事,而张仲坚直到前年才正式归唐,还是李善出任灵州行军道总管时候,力排众议命其独领前军。

但郭孝恪、侯君集这些将领都是跟着李世民参加过洛阳虎牢之战,甚至参加过柏壁、浅水原大捷的,哪里会服气张仲坚。

李善也没啥话说,他心里有数,李渊将自己留下来,很大程度就是因为担心灵州那边张仲坚掌控不住局势,毕竟灵州在地势上对突厥骑兵非常有利,一旦出现大规模的溃败,对大唐的打击就比较大了。

从武德六年开始,大唐渐渐展现出了雄国风采,兵锋锐利的一面,吐谷浑被打的溃不成军,突厥三任可汗都铩羽而归以至于元气大伤。

如果灵州军大败,对大唐正在上升的士气、信心的打击会相当的大。

但对此,李善也没有其他的什么好办法,他倒是想让苏定方取代张仲坚,但这可能吗?

不说其他的,先后四任灵州军主帅都是魏嗣王一脉,你李怀仁是要将灵州军视为私军了吗……李渊、李世民未必会这么想,但这种观点是肯定在朝中有市场的。

咳嗽了两声后,李善再次将话题转到了陇右道,“去岁突厥元气大伤,有没有可能与铁勒联兵,若是如此,陇右道就有点不稳了。”

李渊眉头微蹙,看了眼李世民,二郎前几日也对陇右道颇多担忧。

李世民猜到了李渊在想什么,笑着问:“怀仁为何如此认定?”

李世民并不心虚,他与李善讨论过代州,但并没有讨论过陇右道。

“武德五年,颉利可汗大寇河东,遣派偏师劫掠灵州,后转入凉州,攻入陇右道,杀入秦州,侧击陇州,攻破大震关,距离长安不过百多里。”李善解释道:“如今陇右道之北,以及西北侧,皆是铁勒九部的领地,主要是薛延陀部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