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渐内心深处陡然间涌起了一股很强烈的不甘,他不想当个嗣赵王,他想要当皇帝。抿了抿唇,他寒声道:“长大不易。”
赵王冷脸看他,又说:“圣人降旨,长宁监国。如今看来,若是没有皇子,他极大可能要立公
\t\t\t\t\t\t\t\t\t', '\t')('\t\t\t\t主的。我琢磨着你在昆山书院也没跟几个人交好吧,接下来静下心,笼络一些士人心!十月举子们进京,我要他们听到的是河间郡王的好名声,而不是长安走马游街的纨绔子!”
“儿知道了。”李渐讪讪一笑,也不敢跟赵王顶撞了。
赵王又提醒道:“除了郑国公府,有空还要往高阳长公主府上走走。”往常他都没怎么在意这个妹妹,因为先帝看轻女儿,他也跟着瞧不上高阳。等知道她在汤恩慈跟前唯唯诺诺,越发看她不起了。可前阵子,他这忍耐了快二十年的妹妹竟然入了宫,使得汤恩慈被罚了,这说明在圣人的心中,高阳还是有点分量的。
第44章
虽然圣人带领着不少臣子浩浩荡荡地出京,可依旧不改长安城的热闹。
聒噪的蝉鸣声此起彼伏,朱雀大道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
圣人不在大明宫,奏抄尽数送到了公主府上。三省长官并未尽数离京,一切政事运转如常。长宁以前经常代替圣人在奏抄上画“闻”字,如今处理起来也是得心应手。只不过从代替圣人执笔的“闻”字变成了监国公主的画“诺”。这些奏抄都由门下省来驳正,长宁并不行使否决权。但是到了关乎政事的奏状则是要行使监国的权力进行批复,这一来,才算是真正接触政务运行的核心。
虽然忙于政务,可长宁没忘了刻印“九经”的事情。这会儿孟彤管,杨采薇她们也回长安了,长宁便将她们一道请了过来。
“看看怎么样”长宁托着下巴问。在“九经”送来的时候,她已经翻看过了。手抄的经书基本都是卷轴装,刻印的却不能那样装订。用经折装也不太合适,印坊的人跟她请示了之后,用上了刻印话本新起的样式——蝴蝶装,这一页页翻起来比用卷轴方便多了,只是也有个缺陷,中间有许多空白页。这只能等印刷坊的师傅们慢慢研究了。
“半页十行,每行二十字,看着还挺舒服。”杨采薇翻了翻,又说,“这字真是好,是谁写的”
“你能不能关注重点”孟彤管斜了杨采薇一眼,她将书册放下,问道,“这书作价几何”如今通行的九经多是手抄书,达官贵人以此为美,自然不会有商行去做那样的事情。而且,流在外头的九经手抄本各式各样,多有讹误,也只有官家着手,才能尽善尽美。她们先前怎么想不到这个孟彤管眸中异彩连连。
长宁没有直接回答,她拉了杵在一边的长孙微云,给了她点参与感。长孙微云心领神会,温声道:“一册一百到二百钱。”
“当真!”孟彤管失声道。
别说是她了,就连杨采薇也变了脸色。她们家都是有藏书的,一部分是宫中赏赐,也有一部分是自己采买的。要知道手抄书一卷最低一千钱,寻常人家根本买不起。眼下这刻印的一册书内容比一卷要丰富,能省下更多的钱。就拿《论语》来说,它有二十卷,可刻印出来后,也就三册,能省下不少钱。如果书价降低了,意味着能入学的人也多了。“真是了不起。”孟彤管赞叹道,停顿了一会儿,她又说,“家境贫穷的士子会很满意,但是贵人那边——”她实在是对那些人提不起信心。
“颜六娘给出了个主意。”长宁道,“制作出精致的书函,一套套专门卖给贵人。”
孟彤管:“……”颜六娘她也是知道的,是司农卿家的幺女,过去见过几面,看着病歪歪的,但
\t\t\t\t\t\t\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