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百三十章真正的基础
“既然有些东西国企搞不好。那么就该让给我们私企康,武了。”范无病在随后召开的范氏投资集团高层视频会议上如此说道。
按照原宾的计划,范无病打算走极端化路线,也就是说舍弃中间路线,直接把企业的进攻方向放在精度和广度两个方面,争取拿下这方面的几个大项目来。
很多人认为国内的机械加工水平不如国外,但中国的机械设备出口量并不小,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
其实范无病对这个问题坐过调查,早在六年前,济南机床厂生产的龙门铣床就曾出口日本,并为日本的三菱重工加工大型设备的床身、止作台等,从设计角度讲,日本三菱重工的设计要求是比国内企业的设计要求高一些,但通过国内的工艺改进,完全可以做到。
比如说紧固用螺孔的孔距公差为零点一毫米,当时在国内企业的设计与加工习惯中,还没有标注公差的概念,只是自由公差。再比如,钻完孔后,不允许移动位置,而是在原位置换下钻头,装上丝锥,立即攻丝。这就保证了螺孔周边丝扣深度的一致性。
也正是因为日本人的这些近乎苛刻的合理要求,才使得加工完的工件完全合格。反过来看为国内企业做的加工件就完全没有如此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在加工过程中,随意性很强,严重超出设计范围,到最后搞得设计人员也不知道是设计精度不够还是加工精度不够。
所以范无病针对这个调查所的出的结论是,国内的设计水平寄于加工水平一个档次,而加工水平不够的真正原因不是加工设备达不到,也不是工人水平达不到,而是加工工人的质量意识不够。
再来看国内的冷轧机组的水平。范无病手下的很多专家们都看过很多国内的轧机的设计图纸,普遍认为从设计角度讲,设计精度够用,国内的加工设备和工人的加工水平也完全可以做得到,但真正加工完了,到现场安装、试车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发现都是加工精度没有达到设计要求而产生的问题,有的甚至超出设计精度几个倍。
所以范无病得出一个结论来,那就是国内的设备制造商,在向客户提供高精度设备时,都需要考虑本企业的生产过程控制是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而不必花大力气去解决设计精度问题。只要加工工人严格按图纸要求去做了,只要装配工人严格按图纸要求去装了,设备的精度、可靠性就不会有大问题了。
“其中的关键,还是人的问题。”范无病对众人说道。
关于这个问题,范无病自己也是深有感触的,以前平原厂里面有很多技术精湛的老技师,一般人都拿不下来的活儿,他们都做得了,但是这种技术不是可推广性的,往往是依靠自己的感觉来完成的,这就导致了零件结合虽然没有问题,但是要拿去量产就很成问题了。所有章节都是请到
范无病所需要的,是一大批严格地按照操作规程来进行工作的新型技工,能够熟练地操作数控机床完成各种高难度操控的新一代科技型技工,这就让他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么多的技工,到哪里去找啊?
磐石重工经过了这么些年的经营。倒是为整斤小范氏投资集团培养出来数千名高级技师来,而且在乌克兰专家们被吸纳进来之后,整个磐石重工的规模已经超过了三万人,现在国内也是一个响当当的企业。
这一次范无病打算筹建新的军工企业,也是考虑要从磐石重工抽调一部分技术力量过来,再加上从社会上招聘一大批职工,再从国外各大公司里面挖一些经验丰富的高级技师过来进行技术传播,这样的话,估计有一年时间的样子企业就可以拉起来了。
而在这段儿时间里面,自己多方面入手去搜罗各种军工企业方面的情报资料,先从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入开国内的一两个空白项目。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争取在五年左右的时间能够同国外一些大企业比肩,想来还是很有把握的。
随着国内建设的需要不断增长。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床消费国,也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数控机床进口国,目前国家正在提高机械加工设备的数控化率,今年全国机械加工设备的数控化率是百分之五左右。正在力争用五年时间达到百分之二十以上。
”练小刨、磨、锋、钻、电火花、剪板、折弯、激米切割弊“一足机械加工方法,所谓机械加工,就是把金属毛坯零件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状。包含尺寸精度和几何精度两个方面。能完成以上功能的设备都称为机床,数控机床就是在普通机床上发展过来的,数控的意思就是数字控制。
给机床装上数控系统后,机床就成了数控机床。当然,普通机床发展到数控机床不只是加装系统这么简单,比如说从锐床发展到加工中心。机床结构就发生了变化,最主要的是加了刀库,大幅度提高了精度。加工中心最主要的功能是铣、铿、钻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