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152章(1 / 1)

当马车穿过新桥,从司法部大楼前的广场上经过时,吕西安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别管什么杜·瓦利埃先生了,”他对自己说道,“我的父亲是乔治·巴罗瓦,牺牲在色当战役里——这就够了,我不需要第二个人来做我的父亲了!杜·瓦利埃先生若是要给我什么帮助,那么我就笑纳;可他别想让我把他当做父亲,也别想让我娶他的女儿!”

他感到自己的呼吸变得通畅的多,车厢里也显得不那么热了。

马车再次向左转弯,沿着河堤朝杜伊勒里花园的方向驶去,车子的右手边是卢浮宫侧翼的巨大石头建筑,左手边则是黑沉沉的塞纳河。

如同雏鸟破开蛋壳一般,天空中的乌云突然裂开了一个口子,金色的阳光从中倾泻而下,在荣誉军人院的金顶上跳跃着,形成波浪一般的金色涟漪。在那金碧辉煌的圆顶之下,拿破仑皇帝静静地在这座奢华的坟墓当中长眠,当他来到巴黎时,只是个年轻的炮兵军官,二十年后,他和他的亲戚们统治了整个欧洲。

“现在,看我怎么对付你吧!”吕西安轻轻重复了一遍巴尔扎克的这句话,这是年轻的大学生拉斯蒂涅对巴黎这个熙熙攘攘的大蜂房所发表的宣言。他感到自己一下子充满了力量,杜·瓦利埃先生和他的交际花,此时已经被甩到九霄云外去了。

在歌剧院大街和圣安妮街的交汇处,马车为了让过一群正在穿过马路的市政工人,不得不暂时停了下来,恰在这时,街角挂着的一副招贴画吸引了吕西安的注意,那是一张布朗热将军的半身像,然而吕西安感到有趣的并不是画像本身,而是下面写着的一行花体字——“打败了俾斯麦的男人”。

由于今年年初以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布朗热将军已经被一些人抬到了法兰西民族的英雄这样的地位上。所谓的“施内贝勒事件”,令戈布莱总理颜面尽失,令德国和法国走到了战争的边缘,可却让布朗热将军大出了一场风头。

这一系列荒唐的事情始于四月二十一日哈瓦斯邮传通讯社发布的一则消息:在之前普法战争当中被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省,一位名叫吉罗拉莫·施内贝勒的法国边境警察部门的官员,受边境对面的德国同事邀请,前去和对方会面,可他刚刚跨过边境,就被两个埋伏在那里的德国警探粗暴地逮捕了。

根据德国政府的解释,施内贝勒是一名法国间谍,他潜入德国控制的阿尔萨斯省,散发来自巴黎的钞票,煽动当地人从事反德活动。但且不说这位法国官员是在法国还是德国的领土上被捕获的,他既然受到了德国人的邀请,那么本就应当享有外交使节的豁免权,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德国人的所作所为都称得上是一种挑衅行为,至少也可以说是极不友好的。

戈布莱总理和他的顾问们,立即做出了结论——这是1870年埃姆斯电报事件的翻版。那时的俾斯麦通过一封措辞无礼的电报点燃了法兰西的民族怒火,迫使拿破仑三世皇帝不得不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对普鲁士宣战,最后一头撞在了铁板上,将法兰西第二帝国撞的粉身碎骨。

这个理论看上去并不是天方夜谭,难道德国内部近些年来不是一直有着要对法国进行一场“预防性战争”的声音吗?那个老奸巨猾的俾斯麦,和俄国沙皇签订的《再保险条约》,规定了如果法国主动进攻德国,那么俄国将要保持中立,这个条约将在年底到期,而看样子沙皇对于续约并没有太大热情,那么俾斯麦或许是想要抓住这最后的时间,迫使法国向德国宣战,从而打一场必胜的战争,让法国在未来的二十年里都无法成为德国的威胁。

戈布莱总理打算对这件事冷处理,可陆军部长布朗热将军却不愿让他如愿。将军掀起了一场狂热的民族主义运动,要求立即宣布总动员,局势这样紧张,若是法国这样做,那和直接宣战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两国的外交官在柏林和巴黎进行着对话,但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外交官们的交流当中也带上了不少挑衅和恐吓。人类曾经因为比这更渺小的理由发动过战争,因此这一次看上去,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四月二十五日,布朗热将军在内阁会议上要求法国政府立即对德意志帝国发出外交照会,要求德国立即释放施内贝勒,并赔礼道歉,这样的一封照会就等于最后通牒。

内阁进行了投票,最终戈布莱总理获得了胜利,以六比五的微弱多数否决了这项提议,可这样的投票结果,已经暴露了内阁的严重分歧,戈布莱内阁仅仅成立了半年,又走到了垮台的边缘。

可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这场危机的结束竟然和开始一样毫无预兆。四月二十八日,根据德国的老皇帝威廉一世的命令,施内贝勒被释放并遣送回法国,这场危机戛然而止。

关于德国举动背后的原因有很多说法:有人声称这场危机不过是俾斯麦用来在德国国会通过一份新的大额军费法案所玩弄的诡计;也有人认为俾斯麦对《再保险条约》失去了信心,他无法确信如果德国和法国爆发战争,俄国将会置身事外。

但无论原因如何,这样的结果让布朗热将军成为了民族英雄,而让戈布莱总理和其他的政治家们看上去就像拙劣而又胆怯的小丑。布朗热将军的支持者们纷纷宣称,俾斯麦是被布朗热将军所吓退的,虽说反对布朗热的政治家们对这种可笑的说法嗤之以鼻,但他们也实在是找不出反驳的理由来,毕竟柏林的俾斯麦侯爵可不会在报纸上就此事发布一个辟谣的声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