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女生频道>北洋> 第二百二十四章 朦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四章 朦胧(1 / 2)

第二百二十四章朦胧

这一天是慈禧太后在刺杀考察宪政八大臣之后最高兴的一天,谭延闿的氢气球让她觉得住了这么多年的颐和园景致是如此漂亮,在空中用望远镜看自己居住了这么多年的颐和园是如此的美轮美奂。想到自从甲午年之后,颐和园就在谭氏父子的支持下一直没有停工,每月都有几十万两少则十来万两的银子在修缮,三四年之后才有今日之功,心中自然是有数,也就慢慢抹去了谭钟麟的请兵入京师保证安全奏折所带来的不快。

放谭延闿来接手京师防卫,这中间自然是要冒风险的,不过当时慈禧太后心中未曾存着以此来考验谭氏父子忠心的想法,在她看来这个天下还是大清的,当年的曾李那个经营北洋不比他们父子更加深厚,却在她面前诚惶诚恐——慈禧太后想要看看谭氏父子偏向小皇帝更多些,还是继续做她的忠心奴才,毕竟她已经六十多岁了,说不上什么时候就会死去,等她一死这个天下还不是皇帝的?慈禧太后生怕失去权力,这一生在英法联军逼近京师她跪求道光皇帝抵抗差点被杀之后,除了权力之外她什么都不相信,趁着这个机会来考察一下谭氏父子的忠心以便日后量材而用。

显然谭延闿算是过了这一关,在慈禧太后面前,谁能够讨她的欢心谁就是忠心,谁若是给她填堵,那就是违逆。谭延闿讨好慈禧太后已经非常有经验,几乎一出手没有慈禧太后不高兴的时候,敬献上来的东西除了各位大臣已经用俗套的宝石、钟表等贵重物品之外,自行车这样花不了几个银子的物样照样能够惹得慈禧太后老慰开怀,这份本事其他宠臣是望尘莫及。

戏要做足,光会讨好还是不够的,刺杀八大臣何等惊天动地的事情,这件事如果谭延闿不能将其办妥当了,这同样也会影响到他在慈禧太后心目中的形象。十余日之前在天津报界记者面前,谭延闿就已经隐晦的指出八大臣刺杀案的背后主谋还在京师,在天津的不过是其外围的爪牙而已,现在他已经得到慈禧太后的授权掌控京师防务,这第一件事自然是尽快的将这件事圆满的处理掉,该掉脑袋的必须掉脑袋,否则夜长梦多。

本来谭延闿是打算将这盆脏水引到翁同龢身上的,不过考虑到这件事的敏感程度,谁沾上就必须掉脑袋,而且污蔑翁同龢可不像收拾顺昌号的老板那么容易,弄不好会引火烧身。况且这一次刺杀案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翁同龢和光绪皇帝,死的大臣都是所谓的铁杆“后党”,不用谭延闿多嘴,慈禧太后自然会对他们产生某种联想,双方必须保持某种平衡。

后世花中色鬼曾有名言:“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这种“朦胧”的效果才是谭延闿最需要的。让慈禧太后心中有个暗自怀疑的对象远比揪出一个冒牌凶手要强得多,因为双方保持平衡才会凸现出他的重要性,从中谋得更多的政治筹码来将这场江山游戏继续下去。

“文渊兄,看样子以后我也是很少回山东了,那边的事情恐怕就需要多多帮忙,尤其是新军的训练问题,这才是咱们立足官场的根本,不容有失……朝廷虽然还以我为训练新军,不过三镇又一混成协总人数四万多人,我不可能将所有的新军都带在身边,加上朝廷这边还要训练一镇的满人新军,是以我只会将一镇新兵安置在京师周边,留下一个混成协的老兵协助完成最后的训练,剩下来的担子就要交给你来挑了……”谭延闿微微笑着对沈静交代着。

谭钟麟保荐沈静为山东巡抚,以接替谭延闿的空缺,而在恭王奕訢和荣禄死后,朝廷军务处实际上就是由谭延闿一人说了算,长麟因为得罪慈禧太后虽然被委任为满族镇军的镇统,但是军务处却已经没有他的位子了。此时军务处中上至谭延闿的督办,下边的总办、协办都是从小站兵营中走出来的文职官员来担任,其中就有徐世昌。

谭延闿上调朝廷中枢成为兵部尚书兼步军统领,这新军的训练依旧还是由军务处来协调军饷、军械,而他本人又是直接的执行者,这荣禄死后整个军务处已经改姓“谭”了。上下皆为谭延闿的亲信,新军从筹备、指挥、训练等一些列环节真正的都落到了谭氏父子的手中。而谭延闿也希望能够继续负责新军的具体训练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他在新军中的地位,并且对新军的战斗力有更加直观的了解,保证新军质量不会因为他的离开而降低。

沈静点点头表示明白说道:“你把杨超和刘禹留在了山东帮助训练新军,这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不过我不可能将新军全放在威海卫,正好你带走的军队空出济南府附近的营房,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将大部分新兵训练安排在济南府,这样也好利于我随时督促他们加紧训练……”

“你留在山东,第一要练好军队,第二便是加紧时间修筑铁路,京济铁路还有一部分没有完工,另外威海卫至济南的铁路也要加紧督促,一旦京济铁路完工就立刻开始修筑胶州湾至济南的铁路,这样将北洋的海陆防全部用铁路连接起来,一旦有事我们的新建陆军可以乘坐铁路快速转移……当然民生方面就不用我多说了,我个人还是要拜托你帮助我收购土地,购进的土地尽可能连成一片,用以出租给无田之人耕种,也趁此压低山东境内的地租……”谭延闿嘱咐道。

“这个我晓得了,这土地和农民之间关系重大,在被我们驱除出去的义和拳在陕甘一带又有所萌发,上次新军越境追截匪徒,就发现山西、甘肃、陕西的农村义和拳比之当年山东不遑多让。其实这些义和拳大多都是失去土地的农民,我们当年事急从权做的是有些过了,只要有时间我还是想要推动农村减租减息,彻底消弭这个隐患……”

谭延闿拨弄了一下茶杯盖说道:“义和拳的事情我也知道,他们被我们赶出了直隶三省之后并没有消失,反倒是在周边的省份开始落地生根,时间长了声势也就壮大起来。不过义和拳和历史上出现的五斗米、黄巾军本质上都没有什么区别,仗着一些骗人的把戏来聚拢流民,待到时机成熟便是其一展身手的之时。这里面固然有教民冲突的原因在里面,不过把老百姓折腾到连日子都过不下去非要参加义和拳的地步,这也是那些官吏劣绅造孽。文渊兄,你的想法非常好,至少比我的办法要强多了,我是治标不治本啊,除非全天下的土地都在我的手上……”

“那你不就成了皇帝?!土地和农民之间的关系一直就是中国历史上影响王朝兴衰的大事,古代一直到几十年前洋务运动之前,中国都是重农轻商也不是没有道理,不过却没有多大的效果……以现在我们在直隶三省的做为来看,一方面还是传统的老办法减租减息;另外便是多办工厂,将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弄进工厂变成工人,以此来解决土地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沈静笑着打趣的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