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class="tp"></dt>
<dt class="kw"></dt>
<dt class="rd"></dt>
虽然三司使解释过,滥发税币,朝廷也会受到损失的,但如果朝廷发放数倍于税入的税币,百姓能够缴纳的税币就只有那么多,那么留在手里税币的价值,必然是会大跌。”
苏轼听得是直点头。
薛向回答道:“既然是税币,那么自然是与税有关,方才我就已经说过,以前百姓是用丝绸、粮食交税,朝廷再将这些发给官员,如今只是变成朝廷发税币给官员,官员去跟百姓购买,百姓获得税币再交给朝廷。”
张斐问道:“所以说,朝廷是收多少税,就可以发行多少税币?”
薛向摇摇头道:“并非是这么简单,税入只是税币的保障,而方才张检控所言的那种情况,等于是破坏了这个保障,朝廷当然不会发行这么多税币。但具体发多少,并非是根据税入去发,而是根据民间对钱币的需求和商业的发展。
也正如在下方才所言,此番发行税币的起因,就是因为钱荒,而钱荒也一直困扰着我朝,且有着诸多危害。
我们这么做是为求帮助百姓,同时为国家节省损耗,正如王相公提到的理念,就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王安石微微一笑,这马屁有些水平,他很喜欢。
司马光他们则是直翻白眼,真是狗改不了吃屎,在他们看来,这马屁过于生硬啊!
又听薛向继续说道:“另外,根据我对河中府的观察,适当发行一些盐钞,是可以促进商业发展的,但是过多的话,即便没有张检控说得那么多,但也会影响到税币的信誉,以及商业的发展。
所以,当坊间缺乏货币的时候,我们就会多发一点,而当坊间不缺税币的时候,我们就会少发一点,甚至于不发,而当商业发展不利的时候,我们甚至会用钱币收购税币。”
“这听着很是复杂。”
张斐道:“关于百姓对钱币是否有需求,这个或许能够观察得到,比如现在出现的钱荒,就代表着百姓缺乏钱币,但是我想知道的是,三司如何去判断该发行多少?又该购回多少?”
薛向迟疑少许,道:“不瞒张检控,其实我们三司目前也都在摸索中,尚未找到一个准确的计算方法。”
张斐道:“所以三司现在公布的三百二十万贯,就只是三司使的幸运数吗?”
“哈哈!”
此话一出,顿时引发一阵哄然大笑,原本严肃的氛围,瞬间荡然无存。
就连赵顼也是一阵短暂的错愕后,旋即是苦笑地直摇头。
“肃静!”
许遵狠狠地敲了几槌,又向张斐道:“张检控,请注意你的言辞,这可不是在庭审。”
赵抃立刻偏头看向许遵。
什么意思?
在皇庭就可以这般轻佻。
许遵也反应过来,忙补充一句:“庭审也不能这样。”
目光中透着威严,小子,你这是在坑你岳父,老夫才是名义上的主持人啊!
张斐低声道:“我没开玩笑,他前面说得那么信心满满,结果连个计算法都没有,我必须得讽刺他几句,我们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赵抃点点头道:“言之有理。”
许遵见赵抃都这么说了,自然也就不多说了。
“无妨!无妨!张检控有此困惑,也在情理之中。”
薛向不但不生气,反而主动开口为张斐解围。
张斐笑道:“多谢三司使理解。”
薛向又认真地回答道:“首先,这三百二十万贯当然不是我的幸运数。我也承认这不是一个准确的数目。
但是,这一个非常保守的数目,我们对比过去年和往年的税入,就京畿地而言,去年的税入,光税币加上钱币,就比往年收上来的钱币就多出约两百三十万贯。
而这些本应该是上缴货物的,如今百姓既然没有上缴,那他们就需要出售这些好货物,而购买者,就应该是官员和士兵,其中农道理我方才已经说过了。
虽然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具体的计算法,但是我们根据去年的情况,以及河中府的财政变化,已经找出一些线索,比如说,从商税里面去分析,商税增长,自然需求更多的税币,若是商税减少,则应该购回税币。
而去年商税是有着显著的增长,再加上目前正面临钱荒,我们即便就在京畿地发行三百万贯,其实也不算多的。
更重要的是,朝廷不是因为缺钱,才发行税币,去年虽然朝廷用于赈灾,发了五百万贯,但那都是朝廷最近因为王相公的改革变法所存到的钱。”
张斐立刻问道:“那为何没有在京畿地发行三百万贯?”
薛向回答道:“这是因为我们料想,当朝廷发行税币后,钱币的价值就会减少,可能会有更多人拿钱币出来,但目前尚不知会有多少钱币出来。
所以我们在公布的告示中,是着重提到,这三百二十万贯不是一次性发完,而是分批发,其目的就是要观察百姓对于钱币的需求,如果没有需求,那朝廷也会立刻停止。
正如我方才所言,此番税币计划,志在为国为民,而并非是为国敛财,我们还是会以百姓为重。
这也是官家在去年年末时提到的期许,就是以主修内政,恢复民力为主,做到国泰民安。”
这一番话,倒是赢得不少人点头称赞。
赵顼当然也是非常满意。
会说话你就多说一点。
张斐点点头道:“这我也知道,当今圣上,是非常关注民生,但是三司使既然说,朝廷并不缺钱,那为什么不等到摸索清楚后,再发行税币,这样不是更为妥当吗?”
薛向回答道:“如果我们不发行税币,就永远不知道,该如何准确的计算出,什么时候,该发行多少钱币,什么时候,又该购回多少钱币。此番发行税币,只是一次试探性的,三百二十万贯,朝廷还是可以给予足够的保障。”
张斐问道:“那这需要试探多少年?”
薛向回答道:“至少也得两三年,但是在这两三年内,我们会根据百姓对钱币需求来决定是否发行税币,而不是说每年固定要发行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