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杨兴在一群人簇拥下,来到武昌的临时议会,此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国民议会议长张澜诸人早已经恭候在议会大厅,参加第二次北伐仪式。
按照惯例,杨兴全身顶戴,威风凛凛的走到议会发言席,即席进行发言,向议员宣传第二次北伐的目的,第二次北伐的重要性。
在阵阵掌声中,第二次北伐动议被全票通过,一名书记从张澜手中接过国民议会表决状后,在阵阵掌声中,将议会决议呈送杨兴。
杨兴扫视两眼后,将其传递给身边一个幕僚。
在阵阵欢呼声中,杨兴在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国民议会议长张澜的陪同下,挺胸阔步走出议会大厅,而紧跟其后的是高举议会决议的幕僚,是一群***议员。
第二天,国民日报,民主导报等报纸连连刊发文章,质疑张作霖与张宗昌的关系,到最后,竟然出现张作霖与张宗昌乃亲兄弟。
看到杨兴谈话,张宗昌大怒,这个杨兴欺人太甚,竟然如此揭短,当即率兵西进,准备与国民革命军大战。
而张作霖听到杨兴公开称呼自己为胡子,报纸上暗示自己是张宗昌兄长,揭发长子张学良吸毒后,更是勃然大怒,认为如今天下,只有杨兴可以与自己抗衡,在武汉国民政府成立后,自己与段祺瑞搞出的一个政府反而成为摆设,除了日本承认,很多国家都在观望,不愿意承认。
当即决定,准备将关内30万大军全军压上,以与国民革命军决一死战。
但是在作战会议上,对国民革命军主攻方向,奉军内部发生争议。
以杨宇霆、张学良、郭松龄、李景林为首的军官认为,国民革命军主攻方向必然是京汉铁路。
社会风闻孙岳的国民军第3军已经投靠国民政府,如此奉军在关内重地如保定、京津处于国民革命军直接威胁之下。
如果国民政府沿着京汉铁路北上,大军可以直插保定、京津,威胁奉军的后路。
国民革命军如果选择这种进攻方向,可以策动早想报接连失去京津之仇的冯玉祥部,可以策动左右摇摆的阎锡山,短期内形成3打1的局面,一举抵顶北方局势。
但是段祺瑞等人则断然否认,认为杨兴用兵,除非身处逆境之中,断不会出险着。沿着平汉铁路北上,虽然有铁路运输保障,但是也形成孤军深入之势。
更为严重的是,国民革命军孤军深入,需要获得国民系统的冯玉祥、孙岳支持,需要获得阎锡山支持,但种种迹象表明,冯玉祥、阎锡山、孙岳等人都对***有所怀疑。
他们分析认为,国民革命军很有可能先消灭山东的奉军主力,然后方在北上冀州,攻取京津,如此从而将奉军驱赶出关内。
他们认为,杨兴必然自恃武力,认为击败奉系已成定局,而采取稳妥之局。
更为重要的是,这样还有很深的政治含义。那就是给张北的冯玉祥、山西的阎锡山出难题。若是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的时候,两部坐山观虎斗,在占领平津后,杨兴就可以说服党内同志逐步剥夺冯玉祥、阎锡山的兵权。
毕竟,若是北伐胜局已定,冯玉祥、阎锡山才仓促加入北伐队伍,其投机取巧之势昭然若揭。
看到一帮文武吵过不停,特别是在听从张学良、郭松龄的判断后,张作霖决定按兵不动,先观察国民革命军动向,再将张学良、郭松龄的第3军团压上,与国民革命军决一死战。
在菏泽,岳维峻还有大军5万余人,在听到国民革命军再次北伐的消息后,士气大振,料想张宗昌短期内断难攻破菏泽。
而濮阳在奉军攻破后,张宗昌除留下5千余人,其主力早已向菏泽移动,目前在菏泽奉军达到8万余人。
既然如此,杨兴决定集中所有兵力,先吃掉张宗昌这八万人,然后再与张学良、郭松龄率领的奉系主力进行战略决战。
前线作战部署是:
1、由总参谋长顾品珍率领李宗仁的第6军、唐生智的第11军作为辅攻,攻击枣庄,牵制姜登选部
2、以刘湘的第4军穿插迂回,截断菏泽与濮阳,与济宁的联系,阻止张宗昌部主力退回济南。
3、命岳维峻的游击纵队坚守阵地5天,誓死守卫菏泽城。
4、杨兴亲率黄毓成之第5军、王铭章之第10军、邓宝珊之第13军为主力,以解除张宗昌对菏泽之包围。
5、令二线之部队,王瓒绪第1军、钟体道的第8军,李济深的第9军、张发奎的12军、邓锡侯之26军,做好战斗准备,以能迅速支持前线各部。
6、令杨虎城之14军对宁夏马麟、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之**势力进行攻击。
7、命令温树德率领海军各部,对山东、天津进行封锁,严谨军用物资进入山东。
8、此战配备大本营的重炮师,以及黄光锐的4个空军大队。
岳维峻站在城墙上,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连连叹息不已。